投资者保护在身边,保障权益防风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为目的,宣导金融政策、提示金融风险,倡导理性投资理念,推进行业诚信文化建设,增强人民群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获得感。
了解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增强维权意识
【财产安全权】
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采取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
【知情权】
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
【受教育权】
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
受尊重权
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民族或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
【信息安全权】
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自主选择权】
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
【公平交易权】
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依法求偿权】
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
了解“三适当”原则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念
严格执行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目标客户“三适当”要求,将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投资者。
投资者在购买产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应当按照证券公司明示的要求提供相关信息,并确保相关信息是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同时,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成风险测评问卷,知晓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当投资者信息发生重要变化,可能影响等级分类时,投资者应及时告知证券公司。一般来说,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分为: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
证券公司则会根据产品或服务的不同风险等级匹配投资者适合购买的产品或服务。金融产品或服务一般采用五级风险分类:R5 级(高风险)、R4级(中高风险)、R3 级(中风险)、R2 级(中低风险)、R1 级(低风险)。
了解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提升维权能力
建设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畅通投资者诉求表达和权利救济渠道、夯实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一)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哪些原则?
【依法公正原则】
充分尊重投资者的程序选择权,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调解工作的开展不得违反法律的基本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合法权益。
【灵活便民原则】
着眼于纠纷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纠纷化解的方式、时间和地点,尽可能方便投资者,降低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成本。调解工作应当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不得久调不决。
【注重预防原则】
发挥调解的矛盾预防和源头治理功能,推动健康投资文化、投资理念、投资知识的传播。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及调解组织要加强信息共享,防止矛盾纠纷积累、激化。
(二)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哪些亮点?
【无偿性】
证券期货调解组织是指由证券期货监管机构、行业组织等设立或实际管理的调解机构。调解组织受理中小投资者的纠纷调解申请,不收取费用。
【强制性】
经人民法院确认有效的、具有明确给付主体和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速度快】
鼓励证券期货市场经营主体基于自愿原则与调解组织事先签订协议,承诺在一定金额内无条件接受该调解组织提出的调解建议方案。
【降成本】
通过示范判决所确立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标准,引导其他当事人通过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解决纠纷,降低投资者维权成本,提高矛盾化解效率。
【更便捷】
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投资者网”证券期货纠纷在线解决平台、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证券纠纷在线申请平台,足不出户申请纠纷调解。
当投资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投资者可以通过经营机构投诉处理、调解、信访、
12386热线投诉、诉讼、仲裁几种渠道进行自身权益维护。